1 公冶長: 子謂公冶長,「可妻也。雖在縲絏之中,非其罪也」。以其子妻之。 公冶長: 孔子評論公冶長「可以把姑娘嫁給他。雖然坐過牢,但不是他的錯。」孔子把女兒嫁給了他。

2 公冶長: 子謂南容,「邦有道,不廢;邦無道,免於刑戮。」以其兄之子妻之。 公冶長: 孔子評論南容「國家太平時,不會倒霉;國家混亂時,不會坐牢。」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。

3 公冶長: 子謂子賤,「君子哉若人!魯無君子者,斯焉取斯?」 公冶長: 孔子評論子賤「這人是個君子!如果魯國沒有君子,他怎麽會有好品德?」

4 公冶長: 子貢問曰「賜也何如?」子曰「女器也。」曰「何器也?」曰「瑚璉也。」 公冶長: 子貢問「我怎樣?」孔子說「你啊,象器皿一樣,衹有一種用途。」問「什麽器皿?」答「璉瑚。」

5 公冶長: 或曰「雍也,仁而不佞。」子曰「焉用佞?禦人以口給,屢憎於人。不知其仁,焉用佞?」 公冶長: 有人說「仲弓有仁德但沒口才。」孔子說「要口才幹什麽?善於辯駁的人讓人討厭。我不知道他是否稱得上有仁德,要口才幹什麽?」

6 公冶長: 子使漆雕開仕。對曰「吾斯之未能信。」子說。 公冶長: 孔子要漆雕開當官。漆雕開說「我還沒自信。」孔子聽後很高興。

7 公冶長: 子曰「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從我者其由與?」子路聞之喜。子曰「由也好勇過我,無所取材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理想無法實現了,我準備乘筏漂到海上。會跟我走的,衹有子路吧?」子路聽說後很高興。孔子說「子路啊,他比我勇敢,但缺乏才能。」

8 公冶長: 孟武伯問「子路仁乎?」子曰「不知也。」又問。子曰「由也,千乘之國,可使治其賦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「求也何如?」子曰「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可使為之宰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「赤也何如?」子曰「赤也,束帶立於朝,可使與賓客言也,不知其仁也。」 公冶長: 孟武伯問「子路的品行到達了仁的境界嗎?」孔子說「不知道。」又問。孔子說「子路可以做大將,不知他仁否。「冉求怎樣?」孔子說「冉求可以當市長,不知他仁否。「公西赤怎樣?」孔子說「公西赤可以當外長,不知他是仁否。」

9 公冶長: 子謂子貢曰「女與回也孰愈?」對曰「賜也何敢望回。回也聞一以知十,賜也聞一以知二。」子曰「弗如也!吾與女弗如也。」 公冶長: 孔子對子貢說「你和顏回比,誰強些?」子貢說「我怎能和他比!他能聞一知十,我衹能聞一知二。」孔子說「你是不如他,我同意你的看法。」

10 公冶長: 宰予晝寢。子曰「朽木不可雕也,糞土之牆不可杇也,於予與何誅。」子曰「始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。於予與改是。」 公冶長: 宰予白天睡覺。孔子說「他象朽木一樣無法雕琢,象糞牆一樣無法粉刷,我能拿他怎樣?」孔子又說「以前我看人,他說什麽,我信什麽;現在我看人,聽他說,再看他做。因為宰予,我改了過來。」

11 公冶長: 子曰「吾未見剛者。」或對曰「申棖。」子曰「棖也慾,焉得剛?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我沒見過堅強的人。」有人說「申棖堅強。」孔子說「申棖欲望太多,怎麽能堅強?」

12 公冶長: 子貢曰「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」子曰「賜也,非爾所及也。」 公冶長: 子貢說「我不願被迫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,我也不願強迫別人去做。」孔子說「子貢啊,這不是你能做到的。」

13 公冶長: 子貢曰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 公冶長: 子貢說「老師的文章,可以聽得到;老師有關本性和天道的理論,不是光靠聽就能理解的。」

14 公冶長: 子路有聞,未之能行,唯恐有聞。 公冶長: 子路聽到一件該做的事,沒有做完時,就怕又會聽到另一件。

15 公冶長: 子貢問曰「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?」子曰「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」 公冶長: 子貢問「孔文子憑什麽獲得『文』的稱號?」孔子說「靈敏又好學,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,不覺得沒面子,所以稱為『文』。」

16 公冶長: 子謂子產,「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養民也惠,其使民也義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評論子產「具有君子的四種品德:行為謙遜,尊敬上級,關心群衆疾苦,用人符合道義。」

17 公冶長: 子曰「晏平仲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晏平仲善於交朋友,交往越久,越受人尊敬。」

18 公冶長: 子曰「臧文仲居蔡,山節藻梲,何如其知也?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臧文仲建造自己的宗廟,房頂呈拱形,柱子上畫著水草圖案,廟內藏著大龜,象天子的宗廟一樣,這怎麽算明智?」

19 公冶長: 子張問曰「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,無喜色;三已之,無慍色。舊令尹之政,必以告新令尹。何如?」子曰「忠矣。」曰「仁矣乎?」曰「未知,焉得仁?」「崔子弒齊君,陳文子有馬十乘,棄而違之。至於他邦,則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之一邦,則又曰:『猶吾大夫崔子也。』違之。何如?」子曰「清矣。」曰「仁矣乎?」曰「未知。焉得仁?」 公冶長: 子張問「子文三次做宰相時,沒感到高興;三次被罷免時,沒感到委屈。卸任前,總是認真地辦理交接事宜,怎樣?」孔子說「算忠心了。」問「算仁嗎?」答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又問「崔子殺了齊莊公,陳文子拋棄家產跑了。到了另一國,他說:『這裏的大夫同崔子一樣。』又跑了。再到一國,再說:『他們同崔子一樣。』再跑了。怎樣?」孔子說「算清白了。」問「算仁嗎?」答「不知道,哪來仁?」

20 公冶長: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。子聞之,曰「再,斯可矣。」 公冶長: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,然後才行動。孔子聽說後,說「思考兩次就可以了。」

21 公冶長: 子曰「甯武子邦有道則知,邦無道則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寧武子這人,國家太平時,就聰明,國家混亂時,就愚笨。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,他的愚笨別人學不來。」

22 公冶長: 子在陳曰「歸與!歸與!吾黨之小子狂簡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」 公冶長: 孔子在陳國,說「回去吧!回去吧!家鄉的學生們志大才疏,文採揚揚,不知該怎樣指導了。」

23 公冶長: 子曰「伯夷、叔齊不念舊惡,怨是用希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伯夷、叔齊不記仇,怨恨他們的人也就很少。」

24 公冶長: 子曰「孰謂微生高直?或乞醯焉,乞諸其鄰而與之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誰說微生直爽?有人向他要醋,他家沒有時,卻到鄰居家要來給人。」

25 公冶長: 子曰「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甜言蜜語、滿臉堆笑、點頭哈腰,左丘明認為可恥,我也認為可恥;心懷怨恨跟人交朋友,左丘明認為可恥,我也認為可恥。」

26 公冶長: 顏淵、季路侍。子曰「盍各言爾志?」子路曰「願車馬、衣輕裘,與朋友共。敝之而無憾。」顏淵曰「願無伐善,無施勞。」子路曰「願聞子之志。」子曰「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」 公冶長: 顏淵、季路侍奉時。孔子說「為什麽不說說各人的願望呢?」子路說「願將車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,壞了也不遺憾。」顏淵說「但願能做到不夸耀優點、不宣揚功勞。」子路說「您的願望呢?」孔子說「但願老人能享受安樂,少兒能得到關懷,朋友能夠信任我。」

27 公冶長: 子曰「已矣乎!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這個社會完了!我沒見過明知有錯而能自我批評的人。」

28 公冶長: 子曰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」 公冶長: 孔子說「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樣講忠信的人,衹是不如我好學而已。」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